點擊觀看原始圖
但隨著O家的相機電子性能慢慢追上主流,甚至在某些部分遙遙領先
還有越來越多廠商投入微型單眼的陣線,催生了許多便宜又好用的超大光圈鏡頭
夢幻淺景深對於O家用戶而言不再是那樣遙不可及了
以前總覺得手上的E-30配上ZD 14-35mm F2.0拍出來的影像就已經很棒了
但使用E-M5加上新一代的大光圈定焦鏡來拍攝人像,讓人又有了全新的感受
首先是解像力的部份,E-M5是勝過以往多數機種的,但前提是必須用上43鏡頭,
那樣就失去了方便性。M43的大光圈定焦鏡解像力雖然不如43頂級鏡那樣暴力
但親民的價格、超大的光圈值、優異的對焦性能以及幾乎感受不到的體積和重量
令許多用戶對於鏡頭的選擇有的新的想法,畢竟再好的鏡頭帶不出門也是無用的。
本次的人像外拍實測用意在於和O家用戶們分享E-M5以及17mm F1.8、45mm F1.8
這兩顆鏡頭在人像拍攝上的表現。
首先,我必須說,對於45mm 這顆鏡頭的散景表現感到相當驚豔,在1.8大光圈的加持下
僅僅是45mm 就已經足以讓背景模糊到分不清爹娘了。在對焦能力上也算是令人滿意的
色彩及細節的表現力更是沒話說了,這點是身為O家用戶可以自豪的。
如果是以前,可能必須要出動50-200mm F2.8才有辦法達到如此效果了
接著是17mm F1.8 這顆鏡頭,我想應該是除了25mm F1.4以外最多人擁有的大光圈鏡頭之一了吧?
17mm的散景表現不像25mm的奶油味那麼重,圓型光圈讓散景變得更加有味道。
不得不說,17mm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焦段,近拍不成問題,退一點也能在稍微狹窄的空間拍進全身
不像25mm在稍微小一點的空間就無用武之地了。
由於E-M5這次採用新的感光元件,雜訊處理跟以往比起算是有長足進步了 JC 在本次外拍測試中也能放心的把ISO開到1000,
甚至是1600來盡可能壓榨更淺的景深效果 不過必須抱怨的還是最低ISO只有200對於經常拍攝人像的在下而言還是稍嫌遺憾 個人對此感到莫名......。
去過華山文創園區的人應該知道那邊的餐廳都非常省電...XD
但對於E-M5配上大光圈鏡頭之後絲毫沒有難度,ISO才開到1000就已經足以應付了
既然是外拍測試,當然免不了要對鏡頭在極端光源環境下的表現進行測試 這兩顆鏡頭,
在超級大逆光的情況下拍攝的表現只能說,真的非常厲害... 畫質幾乎沒什麼減損,
跟手上的12-60mm F2.8 相比,甚至還略勝一籌 當然,光斑和紫邊的控制都相當出色
和手上的25mm F1.4相比,感覺似乎不是同一個層次了...
常常有網友問我,為什麼我的照片顏色看起來都比較舒服?
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個調色的技巧 通常Olympus拍攝人像常遇到色彩過濃的問題,
個人的方法是把飽和度降低20%~40%,再稍微拉高一點色溫,
同時再對橘色(膚色)和紅色(唇色)兩個顏色進行亮度、飽和度的補正
剩下的就是基本的照片對比、亮度等個人風格的調整,基本上並不會花到什麼時間
而且Lightroom可以複製參數,非常方便大量調色
最後要跟大家分享的便是本次外拍實測的精選照片,如果有興趣瀏覽全部照片的朋友們
※所有照片皆可點擊開啟大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