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在下沒有預期要這麼早寫這篇文章的
但這幾天受到了一些小"激勵",遇到有攝影同好跟我說:
「世界上沒有大光圈鏡頭是光圈全開就有可用畫質的」
所以我只好提早開始動工撰寫了XDD
Olympus M.ZD 25mm F1.2 PRO
這顆鏡頭,應該是近期最受M43用戶關注的鏡頭之一
定位在PRO系列,就連價格都很PRO...
坦白說,在上市之前,其實已經被它的價格嚇到倒退20步了
不過參加M43社團的好處就是,永遠都有勇者先吃土XDD
鏡頭開賣沒幾天就有得借來玩了!
剛好那陣子要幫朋友試拍婚紗,正好可以派上用場
25mm F1.2 原廠就有附遮光罩
鏡身質感一如PRO鏡的水準,手動對焦的離合器一樣為隱藏式,往後推即可開啟
鏡身正面是沒有任何字樣的,鏡片群為14群19枚,看起來真的很猛
這麼多鏡片的價值在實際拍攝時,在下完全感受到了
25mm F1.2 總共包含了Super ED超低色散鏡片 x1,ED低色散鏡片 x2
E-HR超高折射率鏡片 x1,HR高折射率鏡片 x3 以及 Aspherical 非球面鏡片 x1
造就了此鏡非常優異的畫質和抗耀光、色散能力
這部份也會在底下實拍中給大家展示
遮光罩裝上與拆卸後的外觀
體積部分剛開始真的蠻擔心又會是一顆巨無霸
但實際上就只比75mm F1.8大一點點而已,可以輕鬆一手掌握XDD
鏡頭口徑和12-40mm F2.8 PRO 一樣,因此配件理論上可以共用
不過25 1.2的鏡頭蓋這次有稍微偷料一下,變成只有中央是金屬件
其餘部分都變成塑膠的了,扣具也從12-40的中捏式改為外扣式的
有沒有比較好用就見仁見智了XD
遮光罩也能互換,不過只限12-40的裝在25上面,25的給12-40使用會有嚴重暗角喔!
※當天沒帶12-40的原廠遮光罩,只有自己3D列印的伸縮遮光罩可以裝,但意思應該差不多XD
人像實拍 - 婚紗篇
這次拍攝攜帶的器材如下:
機身:E-M1 *2 |
鏡頭:7-14mm F2.8 Pro、ZD14-35mm F2.0、25mm F1.2 Pro、Lumix 42.5mm F1.2 |
燈具:Profoto B2、Aputure AL-H198C |
拍攝場地部分,選在台中的亞洲大學
原本是想往宜蘭跑的,但無奈北部最近陰雨不斷
已經拖了兩個多月都還無法拍攝,最後只好怒衝台中了XD
※本次作品為求最佳畫質,只拍RAW檔,並透過Lightroom 轉檔 |
ƒ/1.2 25mm 1/400" ISO 200
第一張只是純粹試光就立馬感受到威力了~光圈全開即是可用畫質
這膚色真的是讓人眼睛一秒就懷孕啊!
ƒ/1.4 25mm 1/2000" ISO 200
ƒ/1.4 25mm 1/2000" ISO 200
ƒ/1.4 25mm 1/2000" ISO 200
測試逆光表現絕對是人像拍攝最重要的一環
只有最頂尖的鏡頭才能稱過逆光拍攝的殘酷考驗
25mm F1.2 僅僅是縮了一級光圈
在強烈的逆光下就已經幾乎看不到任何色散了,真的超強的阿~!
ƒ/2.8 10mm 1/200" ISO 200
拍了一輪後,換上7-14mm F2.8 拍個看看
亞大的圖書館,真的非常有氣勢,搭配超廣角拍攝真的是再適合不過!
ƒ/1.4 25mm 1/8000" ISO 200
ƒ/1.4 25mm 1/8000" ISO 200
順光下的表現當然也非常厲害,若不是受限於光線太強,已達E-M1的快門上限
在下認為使用F1.2來拍攝也不是什麼問題的!
不過後面還會有光圈全開的照片,大家不用擔心XD
ƒ/2.0 16mm 1/6400" ISO 200
ƒ/2.0 16mm 1/4000" ISO 200
過往O家的大光圈王者ZD14-35mm F2.0 在這次的測試中,也正式敗下陣來
雖然100%檢視依然能夠細數髮絲,但解像力已明顯輸給25mm F1.2更優異的表現了
也不得不感嘆當初43鏡的造鏡工藝,竟然需要花上整整10年才有辦法超越自己XD
在一樓大廳拍完後,我們接著上去頂樓的圓拱
這邊也是以前念書時很喜歡來拍照的地點之一
圓拱的採光非常好,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的光線又有柔光效果,相當適合拍攝人像!
說到這裡,就順便來回味一下六年前在這裡拍攝的作品好了!
當時是使用E-30 搭配 ZD12-60mm F2.8-4.0 SWD拍攝的
即使是六年前的作品,放到現在來看
個人認為畫質依然足以輾過一堆現代新的鏡頭了XDD
12-60 的畫質在那個年代來看,根本一點都不科學
高速的超音波對焦,還有超變態的放大率(幾乎是當小微距來用)
每次看到有人用最新的相機拍出油畫般畫質的照片時
就很想請他們看看八年前43系統的水平已經到哪了XDD
(E-30為2008年上市,12-60則為2007年)
ƒ/3.8 37mm 1/30" ISO 160
ƒ/3.0 16mm 1/30" ISO 100
ƒ/2.8 12mm 1/80" ISO 100
ƒ/3.6 32mm 1/30" ISO 160
懷念完了,繼續回歸正題吧!
25mm F1.2在逆光環境中,對於高光的細節保留一樣出色
但在實際比對中,還是略輸14-35一點點,這部份在後製時感受會比較明顯
使用14-35拍攝的照片,不管高光再怎麼爆幾乎都有辦法拉的回來
在下認為這也是這顆鏡頭最有價值的部份之一
25mm F1.2 則是跟P家的當家主力42.5mm F1.2較為接近
雖然高光能力都已經非常出色了,但依然還是小輸14-35鏡一些些
而暗部細節則是25、42.5、14-35這三顆不相上下,都有很好的解像能力
以下剛好就有25和14-35的對照可以參考
以下為25mm F1.2
ƒ/1.4 25mm 1/800" ISO 100
ƒ/1.4 25mm 1/500" ISO 100
ƒ/1.4 25mm 1/500" ISO 100
以下為14-35mm F2.0
ƒ/2.0 21mm 1/250" ISO 200
ƒ/2.0 25mm 1/200" ISO 200
ƒ/2.0 17mm 1/250" ISO 200
ƒ/2.0 22mm 1/250" ISO 200
在圓拱拍攝完後,我們趕緊換了套禮服,準備前往東海大學
無奈在抵達後,天氣已轉為陰天,遊客又多到爆炸
只好派出陰天神鏡42.5mm F1.2出馬,順便把遊客虛化掉XDD
ƒ/1.2 42.5mm 1/160" ISO 100
ƒ/1.2 42.5mm 1/160" ISO 100
ƒ/1.2 42.5mm 1/160" ISO 100
這次O家的25 1.2發色其實和P家的42.5 1.2相當接近
皆屬發色濃郁,對比強烈的調性
不過在膚色部分,25反而稍微白皙透亮一些
雖然42.5的膚色表現真的已經非常好了(目前個人的當家主力鏡)
只是25在這部份應該又下了更多功夫才是
接下來因為天色剛好變暗了,剛好是測試25 1.2最大光圈拍攝的好時機
以下幾張麻煩大家務必要連到flickr去看看原始大小照片
體驗一下這顆新世代PRO鏡的威力
ƒ/1.2 25mm 1/125" ISO 100
ƒ/1.2 25mm 1/100" ISO 100
ƒ/1.2 25mm 1/100" ISO 100
下面兩張雖然有點失焦了,但是因為表情很到位,還是留下了
ƒ/1.2 25mm 1/100" ISO 100
ƒ/1.2 25mm 1/100" ISO 100
最後是換上7-14mm F2.8 拍攝,廣角鏡真的是婚紗拍攝必備的鏡頭之一啊!
除了廣角張力外,在居高臨下拍攝時,也是相當方便的呢!
以下這張便是最佳例子,許多朋友問我這張是不是架梯子拍的
我說我就站在地上拍,而且相機還只拿到腰部的高度
這樣就算了,因為畫面還是太廣,最後還要裁切掉好大一部分呢XD
ƒ/2.8 7mm 1/80" ISO 200
不能用14mm 端拍攝是因為太靠近就會有陰影了!
原圖如下XDD
廣角的缺點就是光圈不夠大,背景虛化能力往往不夠
所以一定要慎選背景,才不會頭上長樹喔XD
ƒ/2.8 7mm 1/80" ISO 200
這張真的也是很無奈,遊客太多,閃到沒角度可以拍了呀...orz
結語
作為Olympus新世代第一顆超大光圈PRO鏡
個人認為MZD 25mm F1.2 PRO 完全配得起這個稱號
無論是解像力、色散處理、抗耀光、發色、對焦性能或質感都非常優異
唯一的缺點就是有夠XXX的貴!
貴到個人近期內可能都還無福消受,因為還得把預算留給更貴的E-M1 II......
這時也不得不感嘆,以往價格相對親民的M43系統,在這兩年也逐漸走向貴族化了呀!
但我想這也是必然的結果,因為O/P兩家目前中低階鏡皆已相當完備
再來也只能往高階鏡發展,以滿足專業用戶的需求了